Bloody Sunshine

Just too damn hot

WR20250523

题图:六眼飞鱼(A.K.A Firefly 萤火虫)提车了,一天办完了提车 + 上牌,效率还是不错的,非常好开,实际上也挺能装的(此处为双关)hhhhh,开了几天非常满意,进了趟城爽死。

【手机】Huawei’s first trifold is a great phone that you shouldn’t buy

TheVerge 评测了华为的三折叠手机,不建议购买的原因竟然是:

  1. 原生不支持 Google 服务
  2. 只有 4G
  3. 可能容易坏(本质上也是贵)
    很难评呀,贵和容易坏是因为是新技术,中间那两个是为啥,你们美国人不知道嘛hhhhh

【苹果】CarPlay Ultra, the next generation of CarPlay, begins rolling out today

CarPlay Ultra provides content for all the driver’s screens, including the instrument cluster, with dynamic and beautiful options for the speedometer, tachometer, fuel gauge, temperature gauge, and more, bringing a consistent look and feel to the entire driving experience. Drivers can choose to show information from their iPhone, like maps and media, along with information that comes from the car, such as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and tire pressure, right in the instrument cluster.

新一代的 CarPlay 终于落地了,之前画的饼是去年年底,晚了半年不算太离谱~~,至少没砍了~~。CarPlay Ultra 和汽车更深度的整合,从单纯的娱乐系统,扩展到车身本身的控制和数据接入了。对于苹果全家桶(尤其是使用 Apple Music 的)用户来说,CarPlay 可能是汽车智能控制最好的解决方案了。

看了一些评测,比较有意思的是仪表屏甚至比娱乐屏更流畅。

【苹果】新势力车机和 CarPlay,到底谁在画地为牢?

新势力车机大多不带 CarPlay,也不能自己装 app。就算能装 app,播放进度同步的问题仍然存在,体验做不到无缝。
新势力拥趸们好像听不懂,更可能的是不愿意听。那心态,我斗胆度一下君子之腹,就像是“我的车没有 CarPlay,一定是因为 CarPlay 太差”。
再说一遍:新势力车机无法完整替代 CarPlay 的体验。
而且 CarPlay 和车机自带导航、音乐、播客 app 不冲突,可以都有。一些车厂选择不做,不是因为这样更好,而是因为这样更省。虽然 CarPlay 的开发和认证费用相较整车研发投入来说只是九牛之一毛,但集腋成裘,能理解。

杜老师这一篇我每一个字都赞同,推荐阅读。另外我有一个观察,不喜欢 CarPlay 的人基本都不用 iPhone,大多数都持有「安卓比 iPhone 先进」的观点,但是他们之中有相当不少是用 Mac 的,很有趣。

说到这又想起来最近微博上看到一波吹 LivePhoto 的。作为一个一直用 iPhone 的人,我过去十年拍的照片都是 LivePhoto,那些会动的瞬间是找不回来的。

From: Steve Jobs. "Great idea, thank you."

On a whim in early 2011, when Jobs must have been very sick, I emailed sjobs@apple.com and asked if they would consider adding haptic feedback to the iPhone. Literally about 30 seconds later I got back a reply I’ll never forget: “It gets real annoying real fast, so no.”

这篇文章本事是个趣事,最后引用了一个网友上面引用的这个故事比正文更好看,触屏摸一下就震动反馈这玩意确实是非常的烦人。我这样说是因为有一些手机设计的时候滥用触摸震动反馈,让这种反馈已经没有反馈的价值了。

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

WR 20250516

题图:休息这段时间定了个车,六眼飞鱼萤火虫。我的眼睛刚好点就去试驾了,一个【特别好开】的小车,空间比外面看起来大很多(我一米九后排坐着也挺舒适)。约了下周二提车,开心。

【车】假装理中客 - 萤火虫firefly评测

周浩然这个评测视频和我试驾感受挺接近,可以看看。另外TESTV 有网友提车,也拍了视频,可以看看。

【车】智驾横评靠谱吗

是个 b 站视频,铁秀解散之后,看起来是分了两波,小敖上来就发了个评测揭秘,推荐给喜欢看评测(包括但不限于车、数码、家电、文具等)的朋友。做过评测的人都知道,只要你想,什么样的结果都可以测出来。这个视频基本把智驾评测的潜规则都给说完了。

【设计】谷歌智能手表新风向:告别方屏,Wear OS 全面聚焦圆形设计

这个底部按钮的设计还是有一些圆屏原生设计的感觉的,但是中间这张图右侧的公文包又露馅儿了。Google 干设计还是不够果断和极致。

【监管】儿童手表安全技术要求新国标将至

内容安全要求从十个方面保证产品的安全性:一是手表要建立儿童专属内容池,展示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内容,并定期更新。二是手表不可预置生成式语音问答应用程序,生成式语音问答应用程序是指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内容的语音问答应用程序。三是手表要具备阻断生成式语音问答应用的安装。四是手表的语音问答应用提供的信息要来自固定知识库,并对知识库内容给出明确规定,其中需要网络爬取的内容,给出了严格的安全审核要求。五是对于超出问答知识库的内容,手表应用程序要设置拒绝答复或固定答复。六是手表在非语音问答应用中确需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使用模型要通过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七是要建立向儿童提供信息内容持续安全检测的机制,每天开展安全检测并保留记录,对于出现违法不良内容的,要及时处理或停止使用该服务或接口。八是手表不可预置包含游戏、小说等娱乐导向功能的应用九是手表及其预置应用程序不可设置开屏广告十是手表应用程序内置广告的,要设置显著关闭按钮或渠道
...
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自制力和自律性较弱,痴迷于电话手表打游戏、刷视频、交网友等,可能会加剧儿童的网络依赖甚至导致网络成瘾,过多地使用智能产品包括儿童智能手表,会导致儿童专注力下降、视力降低、听力受损、睡眠质量下降等影响身体健康问题,因此标准从时长管控和应用管控两方面给出了网络沉迷防治要求
时长管控要求产品支持设置可使用时长和可使用时段,并要求设置后,除了拨打电话、查看时长、桌面滑动(屏幕滑动是应用程序)和管理端豁免的功能外,无法继续使用其他功能;此外,还要求管理端可查看安装应用程序的使用时长统计。应用管控要求可设置应用程序不可用状态。
儿童智能手表存在诱导消费、违规扣费等严重影响个人财产安全的问题。标准从手表管理端管控有支付功能的应用程序(包括设置调整限额、查看账单等);具有支付功能的应用程序具备设置安全锁或密码等;手表端应用程序不能进行充值;首次开通支付功能,需要满足告知详情等方面规定了手表付费管控要求

儿童手表虽然在城市普及率已经很高了,但是一直是监管盲区,我们之前给孩子买手表的时候就发现厂商水平和素质普遍堪忧,具体踩多少坑完全看家长自己的认知。这次的新国标要求的项目都给人一种早就该管管了.jpg的感觉。不过还有一个大坑是小天才之类的儿童社交网络,据我所知也是一个重大风险点,但是国标完全没有提及,只能说是行业巨头影响了标准制定了。

【产品】 摩托罗拉海外发布旗舰折叠屏手机 Razr Ultra,提供实木等四种材质

仿佛回到了 2005 年,手机行业的现状是科技以换壳为本的时候。这个行业现在真的很无聊,供应链高度成熟,供应商高度同质化,导致产品高度同质化,最后变成了拼营销拼成本。

【AI】Using AI to Streamline Persona & Journey Map Creation

Garbage in, garbage out - biases in your data will be amplifiedAI tools hallucinate information - know your data well enough to spot inaccuraciesDon't use AI for generating opportunities or solutions - this requires team expertise

一个在产品设计流程中使用 AI 的分享,用 LLM 去丰富 Persona 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用法,很多从业者没有办法抽象的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更具象丰富的「人」有助于沟通。

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记

题图:春天

和我见过面的朋友可能注意过,面对面聊天的时候,我的一只眼睛可能会向外侧「漂移」,这个毛病叫「外斜视」。具体到我这个情况,因为偏移不是持续的,属于「间歇性外斜视」。

前段时间带孩子检查视力,验光师看到我的情况建议我去医院做一下斜视手术,然后因为眼轴太长可能视网膜脱落,还建议我做「后巩膜加固手术」,说两个手术都要全麻,可以一起做了。推荐人民医院,因为「同仁挂不上号」。后来证明确实同仁挂不上号,北大人民医院挺好的。

这个毛病我小时候没有,但是我爸随着年纪增长能看到有同样的症状,而且有愈发严重的趋势。去门诊看病的时候,大夫问我多久了,我一时答不上来,只能说「小时候没有,可能十来年了」。翻看了过去的照片,似乎是从大学时候开始的,过去十年变得更严重了。

后来听医生科普,斜视如果不治疗的话,和近视会互相促进。意思是近视加深会加重斜视,斜视加重又会进一步加重近视。考虑到过去十几年工作强度以及视力的变化,应该是和过度用眼有点关系。

对我自己来说外斜视带来的外观上的问题不算困扰,毕竟我自己也不太有机会看到,不过在有些时候会影响我的立体视觉能力,用 Vision Pro 的时候感觉尤其明显,长期看开车也是有一定风险的。另外和有的朋友聊天的时候,他们会以为我在看他们身后其他人,多少有点麻烦。

流水账记录一下过程:
Day 1:挂了个北大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的门诊,西直门院区,挂号比较容易。见到大夫描述诉求:斜视 + 高度近视担心视网膜脱落,大夫听完直接告诉我号可以退掉,挂王乐金大夫的号,医院只有这位专家能做这个手术。
回来查王乐金大夫的号,周一在白塔寺院区专家门诊 100 块,周日在西直门院区特需号 500 块钱,周三在西直门院区特需部门诊 800 块。下一周的专家门诊已经约满,作为一个抢票多年的网民,我稍微纠结了一下就决定先试试抢周一的,实在不行再花钱解决。

Day (8-10):具体日子记不清了,反正打开北大人民医院服务号看号的时候发现王乐金大夫下架了😂,可能是休息吧,反正完全没号了,我和媳妇说,这要是以后不上架了就不如之前买个贵的了hhhhh

Day 14:提前 7 天早起抢号,虽然起晚了两分钟还是顺利抢到专家号,立省四百多块。

Day 21:到北大人民医院白塔寺院区视光中心检查,这里是专门的眼科门诊,我去的那天患者绝大多数都是孩子,弱视近视斜视都有,大夫看到我都以为我是带孩子检查,我:患者是我本人。
头一次看专家门诊,专家一开始是看不到的,先是专家团队的大夫问诊,然后常规视力检查,验光拍眼底等等,都检查完了近一个小黑屋见专家。专家拿了个遮眼睛的盖子左右眼盖上看了看就告诉我手术治疗,我顺便问了一下我爸的情况,专家说岁数大了也能做。然后就是交了一些检查费用,拿了个眼药水回家等通知。
关于后巩膜加固术,我分别问了专家团队的大夫和专家本人,团队大夫说后巩膜加固术和视网膜脱落没啥关系,只要不剧烈碰撞眼睛,不用担心视网膜脱落。专家的答复是:「这么大岁数了,没必要。」
从小黑屋出来后我才看到门上贴了个纸,北大人民医院不给做后巩膜加固手术了。网上有一些家长给孩子做这个手术,目的是控制近视,好像私立医院要三万左右。我个人觉得靠这玩意控制近视只能是其他手段都用了确实不行要瞎了,其他情况不应该动手术。

门上贴的通知

Day 24:接到电话通知尽快去医院做术前检查,Day 28 术前谈话,Day 29 手术。

Day 25:去人民医院西直门院区做了术前检查,包括抽血、心电图和胸片。人民医院给了我一点老牌三甲医院的震撼,我 9 点左右到医院,抽血取号 800 多号,当时前面有 100 人左右,一共只排队十分钟就抽完了,胸片和心电图也几乎没排队,全程半个小时搞定,比私立体检机构快太多了 😂

PS:一个小时左右检查结果就都出来了,健康得一逼 hhhh

Day 26-27:孩子感染诺如病毒,我没防护好,先拉稀再发烧。

Day 28:术前谈话当日我想找大夫问一下我这个发烧了怎么办,找遍了所有电话(包括之前通知来电)全都没人接,接近中午的时候大夫来电话确认下午的谈话,我:拉稀了。大夫:那往后排吧。我:好的好的。

然后拉稀发烧好了又跟孩子感染了鼻病毒,鼻涕咳嗽好些天,好在中间大夫也没说安排手术。

Day 42:再次接到电话通知 Day 44 术前谈话,Day 45 手术,之前的术前检查没超过一个月,不需要重新检查,开始每天点四次左氧氟沙星眼药水。确认了成人斜视手术一般是局部麻醉。

Day 44:到北大人民医院白塔寺院区眼科楼 B1 术前谈话,说是谈话其实是做详细的斜视检查,初步确认手术方案,做斜视检查的有四个小孩(基本都是遗传),和一个老人,再就是我了。还有很多做白内障手术检查的老人。

Day 45:【手术当日】这个手术术后需要陪同,因为媳妇得送孩子上学,凯哥在医院陪了我全程,还大座儿把我送回家。早上 6:30 起床,用纱布遮住一只眼睛(让斜视问题最大化来辅助检查),7:30 之前到医院,专家本人出现再次检查和确认手术方案。然后就上楼办理住院手续(不需要住院但是要走住院流程,如果有个万一直接收住院了可能),扫码填写住院信息,缴了 10000 住院押金,穿上病号服,扎了滞留针,排队等手术。护士告知注意事项,次日早上要到医院复查。
当天其他斜视手术都是全麻的小朋友,我这个局部麻醉的成年人排在上午最后一个,十点多快十一点进的手术室,眼睛戒指等饰品全部摘下,进去之后还有文件要签字,因为啥也看不清,不知道自己签了啥😂。手术很快大概30分钟,手术过程不是很吓人(可能和镇静药物有关),但是眼球一直感觉被压迫着。手术完成后右眼用薄膜封了起来。然后轮椅推出手术室在候诊室休息,滞留针也拔掉了,麻药还是有点厉害的,事后回想此时脑袋完全是懵逼的,但是当时不觉得。休息了几分钟就和凯哥出门去庆丰包子吃饭去了。稀里糊涂的吃完之后,凯哥开车把我送回了家。
到家之后我各种不舒服才上来,主要是头晕,可能是麻醉的副作用,然后就是有眼轻微刺痛加痒痒,不过可以忍受。

Day 46:一早到医院复查,大夫揭开了右眼盖了一夜的纱布做术后检查,表示效果很好,有一些复视(看东西重影,主要是右侧大角度),大夫说正常慢慢就好了。然后又给盖了个纱布说到家摘下来,一周内不能碰水不能运动,一周后复查。护士给发了药,两种眼药水每天各四次,出院条盖章,说三个工作日会结账,因为是微信扫码支付可以在线办理。

到家取下纱布眼睛红的不能说像兔子,整个眼白部分充满了血,还挺吓人的。小红书搜了一些病友的照片,基本都是一样。预期一周左右会逐步变白。

另外当天下午就结算完毕了,整个费用 4500 多,医保报销后自付 1800,术前检查还有几百整个加起来两千多块,不算贵。我还买了北京普惠健康保,回头试试是不是能继续报销。

Day 47 以后:每天按时点眼药水,没法洗头发,好在我头发短也不太臭,每天眼睛都感觉稍微好了点,第四天能明显感觉开始消肿和血色变淡了。自己观察外斜视问题确实好了,不过闭眼睛的时候伤口附近总是痒痒的,感觉有小虫子在爬,可能是伤口愈合 + 缝线双重作用吧。

(差不多就到现在了)

大概就是这么个过程,整体比我预期的药顺利一些,属于微创手术,即使在工作也可以只请两天病假甚至更少搞定。手术后眼睛虽然不适,而且需要注意用眼卫生,但是还是可以上班的。对于有这个困扰的患者来说,治一下还是挺好的。

术后这几天一直处于混吃等恢复的状态,前两天明显想吃甜的,想吃肉,容易疲惫,全靠媳妇过活。虽然是个眼部的小手术,全身都感觉挺累的。接下来就是继续复查逐步恢复运动了。

Weekly Reading 的更新可能还要不规则一段时间。

WR 20250323

周末去了趟保定,更新晚了。参观了一圈满城汉墓,感受是,这墓,真他妈大啊,看着就好难挖。建议先去河北省博物馆,然后再去这里。题图是中山靖王老婆窦绾墓的入口

下周要做个小手术,大概率不更新。

【数码】苹果美国上架全新四合一 Zens MagSafe 充电底座,可同时为四部 iPhone 和 AirPods 无线充电

苹果美国官网独家发售了一款由荷兰配件厂商 Zens 设计的 Quattro Wireless Charger Pro 4 多设备无线充电底座,定价 149.95 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1085 元人民币)。

家里如何才能需要这样一个充电底座呢?大家回到家里都把手机放在门口?或者商用?很特别,很丑,很奇怪的产品。

【生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

(十一)建立实施散装液态食品运输准运制度。依法建立散装液态食品运输准运制度,明确运输散装液态食品车辆的食品安全准入条件和技术标准,核发食品准运证明,确保专车专用。制定实行运输准运制度的散装液态食品重点品种目录。
...

之前的油罐车事件差得点到为止,这次的意见希望能有效加强监管。

(十七)加强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市场监管部门要会同工业和信息化、网信等部门对存在食品安全严重违法情形的平台依法处置。推动平台和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

外卖平台上有大量看起来光鲜,实际去店铺地址发现只是一个很脏的小厨房甚至地址都是假的的店铺,而且最可恨的是他们还不便宜。美团和饿了么如果能把这个明厨亮灶做到实处,可以让消费者更放心一些。

【数码】富士 GFX 系列最轻机型 GFX100RF 发布:搭载 35mm F4 固定镜头,4 月上市

富士今日推出了其 GFX 系列首款高端紧凑型相机 FUJIFILM GFX100RF,建议零售价 5499 欧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43370 元人民币),4 月上市,提供黑色或银色可选。
这款相机搭载了 10200 万像素中画幅传感器和固定镜头(等效 35mm 胶片 28mm 焦距,f/4 光圈),重约 735 克,这也是 GFX 系列中最轻的机型。
...
操控方面,GFX100RF 新增背部控制拨盘,支持在 3:2、16:9、1:1、17:6 等九种画幅比例间快速切换,提供类似模拟相机的拍摄体验。

相比富士那些特别昂贵的 APS-C 相机,这台中画幅可以说价格很良心了,快速切换画幅也是很实用,唯一可惜的就是固定镜头光圈小了点,如果我要买一台中画幅的话,肯定就是它了,不过我不买。

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阅读:

You're not shouting into the void: Your personal website will outlast every social media platform
文章的内容普通,但是标题很好,作者和很多人有类似的经历,在许多不同的平台上发表过内容,但是这些平台自己都烟消云散了,想要保存内容还是自己托管最可靠。

EC MANDATES APPLE PROVIDE IOS INTEROPERABILITY ON SEVERAL FRONTS
欧盟对苹果的要求又加码了,要求对三方开放获取通知、设备配对弹窗、私有传输协议等。其中获取通知这个是有比较大隐私风险的,剩下的对苹果来说不麻烦但是体验不一定好,因为苹果的软件协议只跑在非常有限的硬件上,可以天然的躲开很多很多很多坑,对三方设备开放又不能 MFi 的话,嘿嘿。这里有中文版新闻

NIO Inc. Reports Unaudited Fourth Quarter and Full Year 2024 Financial Results
蔚来发布了 2024 年财报,总的来说不太好,虽然 Q3 预告了乐道开店会拉大资本支出,但是销量提升很有限(至少 Q1 L60 销量很惨淡),直接导致整体财务指标看起来很不健康,负债率上升,资产还减少了。而且流动资金不足以覆盖流动负债听起来怪吓人的,看来 Q2 还要继续融资。

WR 20250314

题图:本周沉迷逆转检察官中,真的很好睡 Zzz...zz..ZZz...

【相机】Canon's Retro EOS RE-1 What to Expect Later This Year

We’re confident at this point that we will see a retro camera based on the Canon AE-1 sometime in Q4 or early Q1 2026 for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AE-1. We are going to call the new camera the Canon EOS RE-1, because it just makes sense.

AE-1 是佳能一个非常经典的单反相机,20 年前用过,希望佳能不要学习富士和奥林巴斯,靠情怀卖议价。不过单反我确实是彻底出坑了,不会买。

【特斯拉】马斯克对特斯拉在日本表现不佳感到恼火,称当地市场“缺乏认识”

1 月 25 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在今天早些时候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现了自己对特斯拉在日本市场销量低迷的恼火情绪。
马斯克直言,“在一些地区,我们的市场份额非常低,比如日本。我们至少应该拥有与其他非日本车企相称的市场份额,比如奔驰或者宝马,目前显然并没有。”
马斯克将其归咎于“缺乏认识”,他说这是自己从日本朋友那里听说的观点。据报道,(特斯拉在当地市场低迷)问题的所在并非“缺乏雄心”,马斯克曾经预测日本将成为特斯拉在美国以外的最大市场。

通讯市场 iPhone 能占据类似北美的约 50% 份额,汽车市场还是挺不一样的,看这个新闻的感受是:马斯克太傲慢了。

【电影】机动战士高达 GQuuuuuuX 中国内地 官号已创建!内地即将定档!

我本来以为痞子高达不会有机会引进,没想到好消息来得这么快,最快可能四月就会上映。去看!没看过预告片的可以先看看预告片。这玩意很难说是高达,但是反正主要看点是痞子,对吧。

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阅读

[Front Page Tech on a New UI Style for iOS 19, Back on January 17](https://daringfireball.net/linked/2025/03/10/fpt-ios-19)
过去一年 John Gruber 对 Mark Gurman 表现出了相当大的敌意,一方面 Gurman 的很多独家消息确实对苹果公司有负面影响,会打乱产品发布节奏。另一方面也确实动摇了 John Gruber 苹果八卦一哥的生态位。

[2024 年美国民众因诈骗损失 125 亿美元,社交媒体成诈骗发生重灾区](https://www.ithome.com/0/837/314.htm)
电信诈骗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还是给全球提供了一些治理经验,但是数字时代的全球治理确实还有很多需要探索。

[Apple does AI as Microsoft did mobile](https://world.hey.com/dhh/apple-does-ai-as-microsoft-did-mobile-df2c98ca)
David Hansson 这篇暴论的内容我完全不同意,这个调子这几年到处都是,如果某家公司的产品没有迅速的吹成行业领先或者,就可以被认为是失败、垃圾、疯狂踩踏。可能这也算是短视频时代的速胜论吧。

[Steal My Tesla](https://stealmytesla.com)
太蛋逼了这个网站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