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
用过一些 VR/AR 设备,有 Quest2 和 Nreal Air,高度近视和散光(1000度近视那种高度近视),有一些外斜视。
体验过程
拿到当天下午用了大概半个小时,走了完整的 onboarding 流程,但是隐形眼镜戴到下午太难受了,就先放下了。第二天一早又戴上工作了一上午,接近三个小时。
做工和外观极其精致,符合对 3500 刀产品的预期,单环头带看起来很酷,但是长时间佩戴也会让头发变形(很合理)。电池的连接头不是很符合直觉,用了几次还是需要戳好几次才能成功连接。
铝制的框架手感很好,看起来是有散热和强度考量的,大概使用十几分钟之后眼镜上侧就有很明显的温热感了。对整体外观不满意的部分是不太好拿,正面全是传感器,不想摸,拎着头带又感觉挺重的可能会摔了。
佩戴
第一时间上手的感受是没有想象中那么重,但是带了20分钟之后感觉到字面意义上的脸痛,因为想尽可能的稳固佩戴,所以单环头带的固定器拧得比较紧。其他同学试用体验也有类似反馈。第二天长时间使用的时候花了一点时间调整,只要佩戴合适是不会有压脸的疼痛感的。
比较微妙的是,对我来说佩戴最舒适的位置,系统会提示设备需要上移,我用其他产品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佩戴舒适的位置视野不合适,可能我长得和平均值偏差有点大。
当然,因为下单人的脸和我的脸不一样,面罩不匹配也是很大的影响因素,算是明白苹果为什么要求扫脸了。
Passthrough
Passthrough 感觉太好了,它清晰度和低延迟可以做到室内普通活动的时候不需要摘掉头盔,比如和人说话,倒个水,拿点东西,看个手机什么的。但是完全不适合戴着出门或者到处走,尤其是因为 fov 的限制,可能会踏空台阶,还有点危险。确实存在一些拖影,站桩使用完全注意不到,因为你的注意力在前台窗口而不是背景。
Passthrough 实现了《攻壳机动队》里面电子眼的体验。我对面的桌子上有个黑色的水壶,盖子是亮橙色,有时候我会恍惚:那里是不是飘着一个小东西?看起来像是一个渲染出来的物件。如果有全视野录屏就能实现让别人看你看过的世界的效果了。如果 Apple Vision Air 5S 小型化到全天可佩戴了,大家到哪里都带着,你就字面意义的可以和别人共享(部分)记忆了,如果这么个系统被人入侵了,好可怕啊哈哈哈
交互
Vision Pro 主推的交互方式是眼控+手势操作,很多评测里都说眼控巨精准,我实际体验下来精准度很一般,不如手指在 iPadOS 上的精准度高,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系统交互更像 iPadOS 而不是 macOS,因为眼控不支持那么高精度的操作。第一天试用的时候眼控很难选中想要选的目标,第二天开启了辅助项目里面的只用一只眼睛,有所改善,但是仍然达不到「高效率」的水平。
眼动追踪 + 不需要悬空的手势操作这个逻辑我理解,因为少数派报告那种胳膊悬着操作太累了,但是用上之后发现直接用手去戳是最符合直觉的。我也观察到其他人体验的时候如果没走 onboarding 流程,都是直接用手去戳看到的界面,所以我在想可能更合适的方式是让手能戳到「远处」的物体,眼控只要选哪个窗口 onfocus 就够了。
内容
主要试了相册、大恐龙Demo、Jetpack Joyride、棋牌还有浏览器里上B站和饭否。
之前非常期待的空间视频实际观感一般,可能和我自己的立体视觉比较弱有关系,和素材本身效果也有关系。但是 panorama 的观看效果是 WOW 的,非常棒,达到了感动人心的效果。用 iPhone 拍效果格外好,用其他设备拍的也不差。打开一个 panorama 让人仿佛回到那个时候那个地方,就在眼前一般,初级时光机了可以说。以后要多拍 panorama。考虑到 panorama 拍摄是一个动态过程,理论上苹果应该能搞出单镜头(或者配合 LiDar)的 spatial panorama 来,想想就很想要。大
恐龙 Demo 比评测视频里面酷炫得多,立体感超级强,让人想去摸摸(但是确实摸不到)。
Jetpack Joyride 和棋牌游戏没啥意思,多少有点当年微软买了几个小游戏教大家用鼠标的感觉😂,游戏本身不太想玩的话,放在啥平台上都一样。PS:Arcade 里面有一些 F2P 的游戏改成了无需付费之后,激励机制崩溃,让人玩不下去了,JJ 就是这个情况,刚出的时候我还挺沉迷的重新玩了几天,后面就坚持不下去了,纯纯的重复,F2P 这个模式真是可怕。
浏览网页感受普通,眼控操作精度稍微低点,不适合做复杂交互,看看没啥问题。
投屏办公
然后我就把 M1 Mac mini 投屏到 Vision Pro 里面了!著名巨魔社区 reddit 上有网友说「his would be the most hilarious pair. $3.5K headset with a $600 mac mini LOL」,这就是我的组合哈哈哈哈哈。很多 UP 主 demo 的看向 Macbook 就自动出现切换按钮,我没试出来,不知道是不是 Mac mini 不配😂。
投屏清晰度显著低于 VisionOS 的原生应用,也不如 UltraFine 5K 清晰锐利,但是办公完全够用,VIsionOS 配合键盘和触控板更好用😂。感受上鼠标移动稍有卡顿,其他方面和 AirPlay 到其他设备差不多,30FPS 稳定运行的感觉。屏幕想怎么摆就怎么摆,想多大就多大,还可以边上再开个 b 站视频或者音乐,挺快乐,能代替显示器,自由度拉满。
美中不足是目前只能投一个屏幕出来,如果能支持三个,那就太香了。因为时间有限没有把飞书和微信弄上搭建完整办公环境,不太确定完全依赖 VisionOS 办公会如何。
看电影
自从能在国区直接买超过 2TB 空间之后我就退订了美区 Apple One(这玩意还持续涨价,确实有点贵),所以没法体验 Apple TV+ 内容库了,好在我美区账号有一些早年买的内容,看了一下原生内容体验,画质和沉浸感没得说,可以秒杀掉所有投影仪,也试了一下 B 站内容,感受也是很好的,说是移动的电影院毫不为过,飞机或者高铁上娱乐系统用这个替换可以想象是颠覆性的升级。
在家里看的话,Vision Pro 有个缺点:只能一个人看。即使你是富哥,买了两套,也不能和爱人一起同时看同一个电影,估计未来会支持这个能力吧,但是这暴露了 Vision Pro 的一个大问题:用起来太孤独了。
其他
Vision Pro 相比旧的 VR 头盔来说 Passthrough 是有质变的,但是没能解决「孤独」这个问题,虽然你能看到别人,但是别人看到的你仍然是戴着个头盔的古怪形象,外屏的眼睛目前还是差点意思。而且你看到的东西没办法很直观的让别人看到(总不能一直 AirPlay 吧),所以这种孤独感很难排解掉,如果多个用 Vision Pro 的人能共享同一个空间,可能才能部分解决。
最后是价格,这玩意挺贵的,如果行货进国内算上税估计要 30999 起,从办公的角度看如果你买个 15 寸 M2 + 16GB 的 Macbook Air,仅需 11999,性价比极低,再加个 Studio Display,22498,这么看三万就不那么离谱了。另一个场景是:如果想要超级沉浸的内容消费体验(无论是自己拍的还是哔哩哔哩的),Vision Pro 提供的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地球上仅此一份。
有一些担心长期使用对视力的影响,回头翻一翻是否有 VR 头盔影响视力相关的论文。
我对这个产品的判断有点像 HomePod,它很好,但是不会卖掉很多。如果 Vision Air 能减重 200 克,价格打到 2500 刀有机会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