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y Sunshine

Just too damn hot

Weekly Readings 20240809

前两周有点忙,就没更,weekly 这个标题多少有点忽悠人了hhhh

The Objects of Our Life

苹果前设计总监乔尼・艾维 (Jony Ive) 公开了一段史蒂夫・乔布斯 1983 年在国际设计大会上的演讲视频,这段此前从未公布过的影像记录了乔布斯对个人电脑未来的惊人预测,而当时距离苹果 Macintosh 发布还差一年。

乔布斯确实牛逼,visionary。

Apple results: Quarterly record, all-time high in Services

苹果近年营收
苹果近年利润

财报季,苹果财报也出来了,可以看 sixcolors 这两张图,苹果营收已经三年不怎么增长了,利润率一路走高。应该说厨子作为 CEO 操作水平是牛逼的,硬件利润率始终保持在 35% 上下,销量难以增长,软件和服务持续增长,贡献高利润率收入。

iPhone 低价战略已经失败过,厨子任上也不会再试,Vision Pro 不是能打开大众消费市场的产品,估计苹果如何增长的问题,要留给下一任了。

苹果这个规模的公司,仍然要增长,多少有点资本无序扩张的感觉了hhhh,另外,苹果今天的 PE TTM 是 34 倍,34 倍啊朋友们,我之前就清仓了,留了 1 股做精神股东。

本田 1984 HP-X 概念车

看起来像是收音机
As a car born in the Knight Rider era, the HP-X placed advanced tech within the driver’s reach, including a CD player, GPS, real-time telemetry, and “special sonar” technology that warns you about road conditions. At the time, Honda called this tech suite its “electronic driver support system.”

这个设计放到今天看也挺有意思的,有强烈的消费电子气息的外观设计。

Vision Pro 已经有 2500 个原生应用

Tim Cook - “With more than 2,500 native spatial apps and 1.5 million compatible apps for Vision OS, the developer community continues to pioneer stunning spatial experiences that are only possible with Vision Pro. Last month, we announced that we're bringing some amazing new immersive content to Vision Pro, including new series, concerts, films, and more. And we've seen great interest for Vision Pro in the enterprise, where it can empower companies large and small to pursue their best ideas like never before.”

Reddit 网友评论挺刻薄,但是确实也是实情,AVP 的 App Store 运营并没有让人感觉到有 2500 个值得使用或者试用的 app

我个人来说,AVP 的原生应用让人印象深刻的有一些,并不多。

JDI 推出双角度双触控车规显示屏

日本 JDI 本月 2 日表示,该企业开发出了世界首款车规级 2VD(IT之家注:2 Vision Display)显示屏,可在两个角度上显示两种画面,为主驾和副驾提供不同的显示内容。
此外,JDI 的车规级 2VD 显示屏还业界率先在同类屏幕上集成了双重触控功能,而触屏功能对于汽车等应用场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双视角显示器已经挺成熟了,但是市场空间很小,一方面是显示效果打折,另一方面没有什么真实的场景(俩人看俩电视频道这种,还不如再买一个)。JDI 这次还加上了双触控,瞄准了车机场景,感觉日本人科技树又点歪了,不如再加一块屏 🤦

棉花糖测试什么也说不明不了

延迟满足的拥趸几乎一定会引用棉花糖实验作为正面案例,试图说明能接受延迟满足的人会有更好的人生,新的论文不这么看了,这篇标题为《Delay of gratification and adult outcomes: The Marshmallow Test does not reliably predict adult functioning》的论文,标题就很清晰的表达了结论:棉花糖实验没啥用。机翻摘要:

这项研究扩展了Watts等人(2018年)进行的分析方法,以检查延迟满足的长期预测有效性。参与者(n = 702;83%白人,46%男性)在54个月(1995-1996)时完成了棉花糖测试,并在26岁(2017-2018)时完成了调查测量。使用预先注册的分析,棉花糖测试的性能不能强烈预测成年人的成就、健康或行为。尽管在教育程度(r = .17)和体重指数(r = −.17)中检测到了适度的双变量关联,但几乎所有的回归调整系数都不重要。在延迟满足和社会经济地位或性别之间,没有发现明显的节制模式。结果表明,棉花糖测试性能不能可靠地预测成人结果。讨论了延迟满足能力的预测和构建有效性。

说人话:延迟满足与否和人生走向没啥关系。

苹果认为微软必应不堪一击

为了保持其在 Safari 浏览器中的默认搜索引擎地位,谷歌每年需要向苹果支付高额费用。苹果服务业务高级副总裁埃迪・库伊(Eddy Cue)在庭审中表示,市场上没有其他具有实际意义的选择。他明确表示:“没有任何价格能让微软让我们在 Safari 中预装必应,他们甚至提议免费提供必应,甚至愿意将整个公司转让给我们。”

这个新闻太好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苹果要求大模型不许胡说八道

不许幻觉。不许编瞎话。

字面意思的要求大模型不许胡说八道,不知道这样的 prompt 是否真的有效,但是试试呗,反正没几个 token。

AI Pin 的日退货量超过销量了

Once a Humane Pin is returned, the company has no way to refurbish it, sources with knowledge of the return process confirmed. The Pin becomes e-waste, and Humane doesn’t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reclaim the revenue by selling it again. The core issue is that there is a T-Mobile limitation that makes it impossible (for now) for Humane to reassign a Pin to a new user once it’s been assigned to someone. One source said they don’t believe Humane has disposed of the old Pins because “they’re still hopeful they can solve this problem eventually.”

而且退货产品无法重新销售,因为。。。和运营商的捆绑不能解绑。我一直不看好这个产品,但是没有想到这个团队如此的草台。

Weekly Readings 20240719

科技以换壳为本

CMF Phone 是挺好看的
Nothing’s CMF Phone 1 is proof that gadgets can still be fun

最近出现了 Nothing 这样的品牌,看起来通信行业回到了 20 年前:创新乏力,产品高度同质化,消费者购买意愿不强。产品走上了换壳和时尚单品的道路。

AI 大模型训练成本将上升至百亿甚至千亿美元

AI 初创公司 Anthropic 的首席执行官 Dario Amodei 近期接受播客节目采访时表示,目前像 GPT-4o 这样的模型训练成本约为 1 亿美元,而目前正在开发的 AI 大模型训练成本可能高达 10 亿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72.94 亿元人民币)。
当然,10 亿美元还不是“终点”。Dario Amodei 作出预测,未来三年内,AI 大模型的训练成本将上升至 100 亿美元甚至 1000 亿美元(当前约 7294.28 亿元人民币)

很好奇要什么样的产品和商业模式才能支撑起千亿美元成本的训练。

Google Will Support Transferring Photos to iCloud

Apple and Google are offering a new, nearly painless way to copy files from Google Photos to iCloud. As spotted by 9to5Mac, Google is adding iCloud support to its data transfer tool over the next week, making it possible to move your photo library directly to Apple’s service — no download necessary. It’s part of a bigger data portability initiativesupported by a handful of big tech companies and complements the iCloud-to-Google-Photos service Apple rolled out in 2021.

iCloud 早就可以转到 Google Photos 了,现在反过来也行了,我估计没什么机会用,但是有个选择总是好的,以及。。。云上贵州能用么?

谷歌现在默认情况下不再索引网站内容,转而寻求更有选择性的收录

现在,请设身处地地为谷歌想想。在未来,人工智能可以生成无限量的类人内容。你会怎么做?推广 E-A-T(专业性、权威性、可信性)这一模糊概念。在实践中,这就是偏爱知名品牌和成熟网站。放弃索引一切的使命。相反,要有选择性。非常有选择性。

现在互联网上(无论中文英文日文)已经充斥着程序生成的垃圾内容,看来以后会更糟。

Hall of Shame

该网站(Hall of Shame)展示了一系列“黑暗设计模式”的示例,旨在帮助用户理解不道德的设计实践。

Weekly Readings 20240705

百度地图时光机上线苹果 Vision Pro 头显

本来这不是一条值得关注的新闻,但是,正文中提到这样一句话:

百度地图时光机为单独应用,用户在佩戴苹果 Vision Pro 头显后,可在应用内中“走动”,体验过去时间点的 360° 全景地图;用户视野向下,可查看当前地图的时间及地点信息,双手合十可切换眼前场景。

不是,双手合十?祈祷啥呢? 黑人问号.jpg

东风eπ007支持 Face ID

[[29f90f7ec7273522f337a7b2dcfd7990_MD5.jpeg|Open: 截屏2024-07-01 10.37.37.png]]
![[29f90f7ec7273522f337a7b2dcfd7990_MD5.jpeg]]

这家主机厂的法务有点飘啊,Face ID 是苹果的注册商标,我查了一下,国内也成功注册到了 Apple Face ID,这么搞有点硬蹭了。

古尔曼称苹果 Apple Intelligence 将登 Vision Pro

古尔曼表示,Apple Intelligence 要求设备需要“足够的 RAM”,Vision Pro 头显配备的 16GB RAM 足够来运行各种摘要、书写工具和新版 Siri 功能,但 HomePod / mini 音箱仅仅拥有 1GB RAM,完全无法运行相关 AI 模型

前几天 9to5mac 还发了一篇为啥 Vision Pro 不会有 Apple Intelligence,引用的 John Gruber 的内线消息:

VisionOS 2 is not getting any Apple Intelligence features,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Vision Pro has an M2 chip. One reason is that VisionOS remains a dripping-wet new platform — Apple is still busy building the fundamentals, like rearranging and organizing apps in the Home view. VisionOS 2 isn’t even getting features like Math Notes, which, as I mentioned above, isn’t even under the Apple Intelligence umbrella. But another reason is that, according to well-informed little birdies, Vision Pro is already making significant use of the M2’s Neural Engine to supplement the R1 chip for real-time processing purposes — occlusion and object detection, things like that. With M-series-equipped Macs and iPads, the Neural Engine is basically sitting there, fully available for Apple Intelligence features. With the Vision Pro, it’s already being used.

考虑到 Gurman 最近惊为天人的预测对了 M4 首发 iPad Pro,以及 Vision Pro 的后台处理主要应该是 R1,而且按理来说不应该是内存重度依赖型的。我猜晚一点 Apple Intelligence 一定会更新到 Vision Pro 上的。
至于 HomePod,云端就好了,一定需要本地处理的需求并不多,也可可以局域网内给 iPhone 或者 Apple TV 处理呀。

Netflix 下架 Quest 原生 app

On July 15, 2024, the Netflix app will no longer be available on Quest. To experience Netflix on Quest, visit www.netflix.com in the Quest Browser.

不是很理解,毕竟 Netflix 不做 Vision Pro 的应用可以说是和苹果没谈拢,Meta 又没有这个问题,于是做了点功课。结果发现 Netflix 的 Quest 应用是 John Carmack 做的,而且是他亲手干的,他离职之后就没更新过。只能说是大神的热情支撑着这个 app。

苹果为什么放弃造车?

今年上半年科技圈最让人意外的新闻,可能是苹果放弃造车。这个项目可能已经有十年,据说苹果已经投入了百亿美元的资金,数千人团队,时不时就有信息流出,让大家充满期待。没想到没能到走到最后。

苹果为什么会放弃造车?

作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苹果似乎应该有能力造出车来,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传言就说苹果造车目标是直接实现 Level 5 的任何地方全自动无人驾驶,后来降级为 Level 4,在有限的路段上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这些消息我认为可信度很高,这个目标也符合苹果的风格。所以也有很多人猜测苹果放弃造车,是因为能力所限,无法实现产品目标,造不出来所以放弃。

我认为并非如此。

要理解苹果为什么放弃造车,应该先从苹果为什么计划造车开始,苹果的十年造车史可以看 The Verge 这一篇报道

苹果在生产 iPhone 之前,一直被认为是一家电脑公司,个人电脑是千亿美金规模的成熟市场,从 2000 年的视角看这个市场已经高度成熟,充分竞争,苹果在里面占比非常低,仅有部分教育和设计专业市场有一定占有率,家用电脑占有率几乎是 0(即使乔布斯推出 iMac 之后)。而移动通讯是大几千亿美元规模的市场,iPhone 推出之后,从零开始,到现在占据全球 15%-20% 的市场份额,部分发达市场甚至达到 50%,苹果公司的收入、利润、股价都是迅速起飞,可以说现在核心支撑苹果股价的就是 iPhone。iPhone 之后苹果又推出了 iPad、Apple Watch 等产品,每一个上市之初都被市场寄予「下一代平台」的梦想,但是很遗憾并没有哪个成真。从收入组成看,如今苹果是一家 iPhone 销售为主,围绕其数字服务构建的个人消费电子厂商。众所周知的是 iPhone 已经面对增长瓶颈了,而不增长的预期对于一家美国上市公司的市值来说是很严重的问题。

那么汽车呢,苹果应该很久之前就意识到不能只依靠 iPhone,但是下一个足够大的市场在哪里呢?事实上世界上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市场,能达到数千亿美元规模市场是很少的,能支撑苹果这个体量公司增长的就更少了,观察 2014 年财富 500 强营收排名,苹果排名第 15 位,排在前面的,有八家能源公司(包括石油和电力),三家汽车公司以及三星、伯克希尔哈撒韦和沃尔玛,所以苹果探索金融、汽车和零售这三个方向很容易理解了。

时间来到 2023 年,财富 500 强发生了一些变化,苹果排名第 8 位,前面的有五家能源公司、沃尔玛、亚马逊。2014 年营收超过苹果 1.5 倍的大众集团,在 2023 年的营收只有苹果的七成多了。也就是说在 2014 年,苹果如果造车成功了世界第一的主机厂,它的营收至少能翻翻,而在 2023 年,不够了。

当然,这个粒度的静态分析远远不够,让我们继续看看汽车市场财富 500 强前列 2023 年和 2014 年的营收对比。会发现两件事,第一,这十年期间 TOP 10 玩家很稳定,没有头部集中;第二,特斯拉没有排到前面(2023 年以 814 亿美元排名 152,特斯拉自己财报是 900 多亿,但是都和头部差得远)

网站上截个图,左边是 2023,右边是 2014,财富 500 强汽车和零部件行业

如果汽车市场不像通讯市场这样会头部集中,而即使像特斯拉这样的史诗级增长也只是一个小玩家,那么苹果除非能够真的重新定义汽车,且竞争对手几年时间无法赶上,且苹果有办法迅速达成全球年近千万级,北美数百万级的销售,否则它更可能是一个类似雷克萨斯这样的高端二线品牌。无论销售额还是利润对公司贡献都有限。

于此同时,苹果会失去什么呢?

2022 年 WWDC 苹果宣布了下一代 Car Play 车载系统,发布时大家普遍预测这是 Apple Car 的前瞻,当时画饼将在 2023 年宣布搭载车型,2024 上市,但是目前看这个目标完成情况很不乐观。按照当时提供的数据,美国市场 98% 的车型都支持了 Car Play,说明 Car Play 已经是一个很成功的解决方案了。

如果苹果自己造车,将会从一个解决方案供应商,变成所有主机厂的直接竞争对手:毕竟如果苹果希望自己手机的用户都买 Apple Car,其他品牌的车当然会选择更好的支持其他手机(aka 安卓),甚至劣化苹果手机用户的体验。基于这个假设,如果苹果自己的汽车无法接近苹果手机的市场规模,会反而导致苹果手机用户体验变差,影响手机的竞争力。

那么苹果汽车有可能卖到接近苹果手机的市场份额么?绝无可能。2022 年美国住户人均货币收入中位数为 29713 美元,一台 iPhone 买顶配也就是 1000 多美元,一台低配的 Tesla Model 3 要 38990 美元,4 万左右也是美国最热销的价格区间,按照苹果的一贯思路 Apple Car 只会更贵,没办法在一两代产品内成为热销车型。

接下来苹果就会面对选择:是在汽车市场做一个小玩家,并把手机汽车互联的市场全部让给 Google,还是回到自己擅长的领域,通过整合自己的服务、硬件和数据,在汽车领域做一个供应商,并通过好的体验,让更多消费者进入自己的生态。

我想苹果选择了后者。

华为看起来也会选择后者。

小米后面可能会面对一些挑战。

蔚来是不是可以支持一下 Car Play,至少支持 Apple Music 了,别老被害妄想苹果要做车了。

都是我的猜测,不一定对,让我们拭目以待。

Weekly Readings 20240621

纯素食是假环保

Elem Sci Anth期刊发过论文,专门研究不同饮食方式对土地承载力的影响。发现全美都坚持吃乳制品的素食或两种吃肉的杂食,土地综合承载能力是最高的。相反,严格素食主义的饮食方式所需农业土地相对较多,更多的牧场、森林转变为农业用地,增加碳排放,对环境很不友好。

我个人对于纯素食有非常朴实的反感,因为我爱吃肉。理性的角度看,我对纯素食对健康的影响十分悲观。今天多了一个角度,纯素食是一种假环保,如果大家都纯素食对生态环境反而有伤害。所以,留给纯素食者的理由,只剩下两个了:我不爱吃肉和我要感动自己。无论哪个都算是坦率。

斯诺登:永远不要相信 OpenAI

OpenAI 招募了前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加入董事会。斯诺登说:他们已经不掩饰了,这是对每个地球上的人权的故意、精心策划的背叛。

Pentagon ran secret anti-vax campaign to undermine China during pandemic

美国军方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进行了秘密行动,旨在破坏中国在菲律宾的影响力。这项秘密行动涉及在社交媒体上散布有关中国疫苗的虚假信息,以引发对中国疫苗的恐惧和质疑。行动开始于特朗普时期,并延续到拜登上台后,直至 2021 年中止。这种行动不仅涉及东南亚,还扩展到中亚和中东等地区,以扩大对中国疫苗的恐惧。

路透社爆了个料,我小的时候确实也觉得什么境外势力都是妄想,如今只能说被事实反复打脸。路透社爆这个料也是因为美国大选,撕急眼了。

Private Cloud Compute: A new frontier for AI privacy in the cloud

苹果今年 WWDC 宣布了 Apple Intelligence 和背后的解决方案,这篇文档介绍了苹果是如何实现云端安全的。

Data that exists only on user devices is by definition disaggregated and not subject to any centralized point of attack.

这句话从根源解释了为什么苹果的隐私方案是有效的,因为每一个单独用户的价值比一次攻破一个数据中心低得多,所以信息如果只存储在设备端,本身就安全。所以苹果还做了个 LockDown Mode,如果你是一个高价值目标,可以开启 LockDown Mode 实现进一步的设备端保护。

快递不显示个人信息,我国隐私运单使用率达到 88.45%

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我国在宪法、民法、刑法等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建立了个人信息权益的全链条保护体系。近年来,相关部门持续开展 App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邮政快递领域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检查等,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例如,通过治理,不显示个人信息的快递隐私运单得到推广,截至 2023 年底,隐私运单每天的平均使用量超过 3.7 亿件,使用率达到 88.45%

现在我收到的大多数快递都是类似 139xxxx0000 这样形式的电话号码了,本以为只有部分快递是这样,没想到已经近九成快递都有了,个人信息保护看起来是在持续落地的。

有望不再建议往披萨里加胶水?数据显示谷歌已降低 Reddit 对 AI 搜索结果的影响

据悉,部分奇怪回复是 AI 系统从 Reddit 帖子中提取信息而造成的,例如往披萨里加胶水就来自一个 11 年前的 Reddit 帖子。根据搜索引擎优化平台 SERanking 当地时间 20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Reddit 已经不再是谷歌“AI 摘要”功能信息来源的前十名

很好笑的新闻,好笑的点是解决方案,还是改信息源的权重,充分证明今天的 LLM 就是个概率模型,没有什么理解能力。